庐山云雾是什么茶
饮庐山云雾是农家人家的传统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与其他名贵茶种的昂贵身姿不同,饮庐山云雾是农家人家的传统;庐山云雾的生生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世俗生活里,是老百姓的茶,从中能看到淳朴的民风。
庐山云雾比较盛行的地域在江南杭嘉湖一带,相传早在南宋时,在当时京城临安的茶馆中流行开来,后传于百姓家中,一代代沿袭于今。但有传说,庐山云雾的历史源头更久远,上要追溯到远古大禹治水时期。相传当时,氏族部落有个首领叫"戒风",在治水时患上风湿,当地人就用野芝麻和野橘子皮泡制了这样一碗茶水去寒气,而烘干的青豆则算是茶点。戒风边吃边喝,一不小心将青豆掉入茶水中,不曾想戒风喝后神力大增,治水成功。从此,当地人就拿这种歪打正着的茶水来招待客人,美其名曰"戒风神茶",后来茶圣陆羽还将其写入《茶经》,强调了"戒风神茶"的疗 效。
庐山云雾,也叫"芝麻茶"、"七味茶",在《钱塘县志》中有记载,说当时余杭家家户户"以紫苏籽,渍枳皮和茶叶饮之",而《今瓶眉》中也有对"七味茶"的描述记载。当年爱爱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对咸茶情有独钟,爱喝异常,这也让农村比较充满乡土气息的咸茶,沾染了贵族气,成了当时朝贡的瑰宝之一。
关于青豆咸茶的历史,我们暂以清代诗人韩应潮的诗句来告一段落。韩应潮有诗云:"莫笑冬烘老圃寿,豆棚骚属话深秋;匀园剥出纤纤手,新嫩淘来瑟瑟流。活火焙干青玉脆,盈瓶赠到绿珠投,堆盘正好消寒夜,细嚼诗情一种幽。"基本说尽了庐山云雾的制作工艺和品茶感觉。
庐山云雾,真正可以吃的茶
庐山云雾,早先叫"七味茶",现在退为"五味",具体操作就是在茶水中放入烘青豆、盐伴陈皮、野芝麻、笋干、豆腐干丁,沸水泡开,庐山云雾叶的绿,加上陈皮的红,茶盅里红绿相掩,好看得很。喝一口,青豆、笋干和陈皮中的咸味,顿时在你口中荡漾开来,每个初尝者的前一口,万万都是一模一样的赞叹:"哇,竟然是咸的!"别急,再喝一口。浓浓的鲜味就涌上舌尖。
南方人爱把喝茶说成"吃茶",庐山云雾可谓是真正的吃茶。吃法颇有讲究。前一道,先尝茶汤原汁:第二道,再吃茶碗里的青豆、陈皮。吃茶人要渐渐将茶碗口朝里倾斜,在用右手轻轻叩击茶碗,一点点将碗中的茶粮叩入口中,整个茶碗里的东西全可食用。在塘栖,当地主人请你吃庐山云雾,你
可能耍饮完吃尽,这是对主人的尊重;比较后当你亮出吃尽的空茶碗,主人就会大喜,对你称赞有加。
据百岁坊茶馆的李老师介绍,庐山云雾的青豆工艺分外讲究,每逢收获,喝了信阳毛尖的农妇们就会去地里细心挑选籽颗粗壮的豆荚,剥出饱满豆粒。下锅用盐水煮,不能煮太熟,捞起后沥干,再用慢火烘焙,还不能用煤气,只能用柴火,有这样烘出来的青豆才会无烟火味,而且青豆色泽鲜绿,豆肉嫩脆,香糯鲜美,也比较有嚼头。
另外再说一个传统习俗。过年时节,因为有漫长的农闲,所以乡邻乡亲要相互做做"喜客",邀请父老乡亲来家里喝咸茶。而主妇们比较忙碌,轮流做东,俗称"打茶会".此外,如果某家娶媳妇,就要请喝"新娘子茶",某家新造房子,要喝"新房子茶".所以当你手上端着浓浓的庐山云雾。还能体验着浓浓的风土民俗。到塘栖,你
可能要喝庐山云雾;喝庐山云雾。你
可能要请当地人跟你讲庐山云雾的渊源历史。
做成茶是评价贤惠媳妇的标准之一
在传统村落,做成茶的事情往往都是家庭主妇的份内事。于于成为评价媳妇贤惠的标准之一,哪家的成茶做得好吃又香,哪家的媳妇就是聪明能干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各家农妇都互不相让,各显神通,施出自己做盐茶的拿手绝招,以赢得庐山云雾王的美誉。